2024年6月21日至23日,全国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年年会在西安召开。本次年会通过行业产业主旨报告、现场工程师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发布、合作签约及表彰、产教合作论坛、企业参访等系列活动,总结全国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近一年来的工作,布置下一阶段任务,推动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行业的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的有机融合,打造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行业新质生产力。
全国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年年会合影
教育、产业等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特邀嘉宾,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行业共同体成员校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骨干教师,院校与企业有关领导、专家、骨干教师等齐聚西安,面对面共话人才培养,共商产教合作。
学院党委书记叶军峰受邀出席会议,现场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作为院校代表在会议的产教融合论坛上作主旨报告。
学院党委书记叶军峰受邀出席年会
学院党委书记叶军峰(右)与铂力特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贾鑫(左)签订铂力特华南授权培训中心合作协议。
在主旨报告中,学院党委书记叶军峰以“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产教评赛技能生态链”为主题,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学院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世赛成果转化高质量建设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生动实践与探索。
叶书记表示,yd12300云顶线路之所以能够获得首批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广东省首批十所创建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单位之一等成果,并在近十年五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10金3银4铜1优胜奖”的优异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院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发挥世赛引领和成果转化作用,积极探索并勇于实践具有中国技工教育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叶书记指出,学院在建设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专业过程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并与企业共同探索世赛增材制造项目的研究及成果转化,在五个方面获得丰硕成果。
一是承办国家级和省级增材制造项目技能竞赛,高标准建设世赛增材制造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突出培养了首届全国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金牌、2022年世赛特别赛增材制造项目银牌得主林伟桐,以及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金牌、第47届世赛增材制造项目国家队选手罗小焦。
二是转化世赛成果,率先开设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专业,与企业专家共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建“4区2室”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场地,并在2023年度获批省级重点专业。
三是开展《基于世界技能大赛背景下增材制造工学一体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完成《广东省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23年)增材制造应用专业目录》编写。
四是培养一批高素质增材制造技术技能人才,任职于头部企业或职业院校,年薪均在10-20万。
五是积极面向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及课程开发服务,为企业职工强技赋能,还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企业制造技术难题。
最后,叶书记总结了yd12300云顶线路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产教评赛技能生态链的“七大实践”:
一是对接产业,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是携手名企,全力打造广东机械技能联盟特色名片;
三是世赛转化,赋能高端技能人才培养;
四是开设世赛实验,批量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五是与名企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培训学院;
六是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七是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优质就业。
同时,叶书记还对学院南海新校区的建设和学院代表中国参加第47届世赛的4个项目6名选手力争再创佳绩表达期望。
期间,学院党委书记叶军峰、技能竞赛与培训学院负责人张振等人员在在铂力特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贾鑫的陪同下参观了铂力特数字化工厂和西北工业大学,并围绕增材制造产业及技术应用,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双方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利用产教评深度融合共育高技能人才,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展开深入交流。
铂力特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提供航空航天、能源动力、医疗齿科、工业模具、汽车制造等行业全方位的金属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技术解决方案。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员工约1720人,研发人员占30%,申请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相关自主专利542项。
叶军峰书记(左一)、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淼辉(左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贺星岳(右二)等嘉宾在铂力特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贾鑫(右一)介绍下参观铂力特数字化工厂
学院党委书记叶军峰(左三)、技能竞赛与培训学院负责人张振(右一)等嘉宾认真听取西北工业大学副研究员杨海欧(左二)关于激光立体成形加工的讲解